找到相关内容263篇,用时1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陆无心禅和(传圣法师)给正觉同修会的一封信

    不愿多看经教,成就多闻辩才,圆满一切种智,一向只是息心,更不如何若何!尽管这一年来华光法师一再劝余看萧老师的诸多著作,但余皆不以为然,发不起阅读的心来。余知道这是习气使然!自余有生以来就害怕那厚厚的...只得三个五个而已!若论宗门之行履,则唯在息心,无所用心,无所依倚,无所爱乐,无有染著,如是则本心自现。非如地位中之菩萨修法,广求佛法知解,修诸禅定及诸三昧功用,若如此用心者,则与宗门一法背道而驰,绝难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5553920.html
  • 天台宗一心三覌法门的起源——论慧文禅师

    有所不同,而实践的禅法也自然不一样;可是传入中国的直到鸠摩罗什法师入关时止,般若的理论大受欢迎,如三国时朱士行去于阗(260)求得放光般若经,经无罗叉、竺叔兰译出,“放光乃大行京华,息心居士,翕然传焉”...四海息心之俦,闻风响会者恒数百”(续传卷十六佛陀传);而中国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,就在这时期在少林寺修壁覌禅。佛陀扇多他的直传禅法弟子僧稠(480——560)被称赞为“自葱岭以东,禅学之最”(续传卷十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41168324.html
  • 慧远大师—西方净土的早期信仰者

    道安为朱序所留,不得外出。道安于是吩咐众弟子往各地传教。   慧远等一行数十人告别师父,由襄阳南达荆州,住上明寺。后慧远要去广东罗浮山结宇,路过浔阳(今江西九江市)“见庐峰清静,足以息心”[1]。...怀特发,乃延命同志息心(沙门)贞信之士百有二十三人,集于庐山之阴般若云台精舍阿弥陀像前,率以香花敬荐而誓焉。”[3]史称此次集结为中国净土宗之始。事实上,净土经典《无量寿经》、《阿弥陀经》、《般舟三昧经...

    谢路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5182155.html
  • 当生成就之佛法(李炳南)

    禅宗虚云、圆瑛二大师,各有著作,也是弘扬净土。居士们如晋朝庐山的刘雷诸贤,唐朝的白乐天,宋朝的苏东坡、文彦博,明朝的袁宏道,清朝的彭尺木、杨仁山等,皆是大学问家,他们都是息心净土,这是人人晓得的。还有...

    李炳南老居士编著

    |净土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0/1259421683.html
  • 修行人的本分——达摩四行观

    菩萨行是一颦一笑都要清清楚楚,念念舍,提得起放得下,若能“惩忿窒欲”惯了,一上座用不着求定即在定中,此乃自性大定,盘不盘腿都无所谓,即是“不是息心除妄想,只缘无事可思量”,“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”,此...

    南怀瑾

    |修行|禅宗|菩萨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4/1410457326.html
  • 素食---永远的“食尚”

    才能成就。怎么说呢?当一个人慈悲时,整个的身体都呈现出非常柔软的状态,所以我们常常听到柔软与慈悲合在一起,因为事实上身息心是互相影响的,当心慈悲了,身自然就柔软,故柔软慈悲,不只描述了心,也描述了身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素食-永远的“食尚”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7/05/0847079102.html
  • 世界佛教论坛论文:当代佛教的社会教化责任

    达到解脱。《四分律》等律书中一再倡导的“少欲知足”;《法句经》中的“息心自省”、“知足知止”和“少欲好学,不惑于利”等,皆是遵照佛教义理净心所要达到的境界。  (二)教人止恶行善  佛教不仅教导信众要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90039204.html
  • 沙门不敬王者论

    。濡沫之惠复焉足语哉。众宾于是始悟冥涂以开辙为功。息心以净毕为道。乃欣然怡襟。咏言而退。晋元兴三年岁次阏逢。于时天子蒙尘。人百其忧。凡我同志。佥怀缀旒之叹。  故因述斯论焉。 ...

    晋释慧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23840220.html
  • 南北禪

    楞伽》,遞為心要。」這是說,神秀禪師以《楞伽經》學說為背景,在禪觀中實行「攝心」、「息心」,摒棄一切情欲和對世界現象所持的生滅有無觀念,達到與「真如」相應的精神狀態。神會進而把神秀及其弟子普寂的...

    潘桂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34040290.html
  • 黄庭坚禅学源流述略

    也颇可怀疑。如初期禅宗是提倡不立文字,见性成佛的,这种朴素的作风由六祖惠能倡导后很有号召力。黄龙慧南也是提倡“无作无修”的:“道不假修,但莫污染;禅不假学,贵在息心。”(转引自《中国佛教(一)·黄龙派...

    祝振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2640666.html